9月18日下午,学院在双创2楼会议室举行国家社科基金《中华学术外译》项目申报研讨会。会议邀请我院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《中华学术外译》项目获批者梅春才教授做经验交流。院长李淑华、副院长李艳红、潘雁出席活动。学院相关教师参加活动,四平、长春两个校区线上和线下同步网络视频。研讨会由李淑华主持。
梅春才主要分享《中华学术外译》项目申报的全过程,从前期需要了解的相关事宜到前期准备做了详细的阐述。针对申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,梅教授给予全面、具体、建设性的意见。研讨会上,学院教师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互动交流,为后续的各类项目申报蓄势储能。研讨会气氛热烈,问答交流频繁。
潘雁在总结时指出,感谢梅教授为大家做的精彩讲述。近年来,学院一直将科学研究、教学改革、学术外译作为提升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促进学科发展、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抓手,营造和谐向上的科研氛围和互帮互学的教师成长环境。希望各学科团队积累经验、提升士气,争取明年科研成果更上一层楼。
梅春才教授,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。吉林省省级高水平专业(俄语)带头人,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负责人,俄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硕士研究生导师,37000vip威尼斯校第二届教学名师。曾任37000vip威尼斯外国语学院行政、科研、教学副院长、东北亚研究所所长。曾于2001.12——2002.12 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访学;2017.3——2017.9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访学。2019.9——至今任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,曾先后三次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颁发的孔子学院优秀中方院长称号。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编著教材两部,译著两部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,省级社科项目2项,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,主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,省级优秀课程1门。先后获得4次校级年度考核优秀,3次获得校级先进工作者称号。社会及学术兼职有: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学位论文(俄语语言文化、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)通讯评审专家、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、吉林省翻译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、吉林省非通用语种教指委委员。研究方向:俄语语言文化学、翻译理论与实践、俄罗斯历史文化。
